网站地图 - 广告服务
您的当前位置:主页 > 人物 > 当代 > 正文

墨绘万物|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尚可四条屏鉴赏

来源:墨真书画 作者:采编 时间:2022-04-28 阅读:
导读:【艺术简介】尚可,中国国家画院交流合作部主任、研究员、博士后导师,南京艺术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澳门城市大学博士生导师,中国工笔画学会人物画 艺委会副主任,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,中国博士后基金会评委,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。作品参加第...

【艺术简介】

尚可,中国国家画院交流合作部主任、研究员、博士后导师,南京艺术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澳门城市大学博士生导师,中国工笔画学会人物画 艺委会副主任,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,中国博士后基金会评委,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。作品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获铜奖、第十届全国美展银奖。参加第十一届、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,中国艺术大展、中国工笔画大展、新中国美术家作品展、“一带一路”国际美术工程作品展、法国国家艺术沙龙展,以及国内外重要学术展笕。201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,并先后以“万象随心”、“悠游”、“诗性的表达”为题在国内多地举办个展。出版的著作有《走向多元》、《艺术与思想——绘画理、法漫议》、《由解读到重构》、《历史经验的诘问与观照》、《陈之佛研究》(合著)等。

【作品鉴赏】

如梦如幻,似假还真

——读尚可的绘画

初读尚可的画,给人一种极其复杂的视觉体验,画中艺术形象繁多,人物、鸟兽、花木、高楼,穿插错置,斯须变幻,诸多荒诞而新奇的场景,让人感到时空颠倒,如梦似幻,脑海中固有的艺术经验被打破,无法用一切现成的艺术评价标准去评判,去诠释。然而细细观之,却又令人频频回首驻足,被其特殊的艺术魅力所吸引。尚可引导观者进入那个隐晦的浪漫世界,在其中静静沉吟,细细赏味。画中的人物、鸟兽仿佛就在我们身边,表达着我们内心某种隐晦的、潜意识的想法、感情,诉尽衷曲,故而令人感到无比真实。

作为一位理论与创作兼善的艺术家,尚可勤奋且善于思考,极具思想深度。他凭借自己深邃的艺术哲思,敏锐的精神灵感,独特的生活感受,无时不刻不在探寻着艺术观念的创新与突破。尚可具有天马行空般的浪漫幻想,他吸收借鉴西方超现实主义艺术理念,在绘画中创造出一种跨越时空的开放式图像文本,在这种图像文本中,想象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相互萦绕,相互错杂,呈现出亦真亦幻的艺术魅力。尚可画中的艺术形象具有明显的符号化特征,人物或站立痴望,或兀坐冥想,或骑坐在马背,或飘荡于空中,姿态夸张而略微变形,眼睛大多直视前方,表情神秘而丰富,或悠闲自在,或恐惧不安,或木讷呆滞。他打破时空的秩序,将自然界的山石、花木、牛马、飞鸟置于人物的日常居室之中,这些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场景,荒诞而发人深省。同时画家匠心独运,种种荒诞的艺术形象经过他的整合、重构,呈现出一种强烈的现代感、时尚感,充满耐人寻味的故事性趣味,这种趣味多元而开放,有着丰富的解读可能性。

尚可追求艺术观念的创新并非刻意而为,而是根源于他独特的生活感受,对人类当下生存境遇的深刻思考,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。尚可善于营造一种童话般的浪漫世界,这个世界众生平等,饱含灵性,花鸟悠游,虫鱼可亲,蕴含着对传统诗意生活的留恋和缅怀。然而尚可并不满足于此,在他的画中,对万物生存境遇的危机感,对当下社会的深刻反思时时浮现于笔端,于是不同于古典式田园牧歌般的诗意表达,尚可充分汲取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养分,以一种梦幻而荒诞的方式,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,契合了崭新的艺术观念,多了许多象征和隐喻的意味。

尚可在他的画作《红裙子》中,营造出仅可一隅的理想世界,这个世界犹如画中女子的红裙子,浪漫而热烈。在这幅画作中,繁华的高楼被隔绝于窗外,理想世界虽逼仄狭小,但喧嚣不染,人物与花木、犬马、禽鸟共处一室,纷繁错杂,和谐而浪漫。画作中甚至出现了人首花身的形象,人物与花木融为一体,不辨彼此,犹如酒神的狂欢,又如庄周的蝶梦,充满了对回归原始状态生存体验的向往。如果说《红裙子》代表了一种隐晦的思想表达方式,那么画作《好像有酸雨》则更加直白坦然,对人类生存境遇的焦虑感扑面而来。画作中的天空墨云密布,酸雨淅沥,远处升腾的黑烟,鳞次栉比的工厂与高楼,无不暗示了当下人类生存境遇的恶化。酸雨下满是拥挤的人群,他们撑着伞,表情焦灼而茫然,懵懂而无奈,正是芸芸众生的写照。在这幅作品中,尚可又一次显示了自己高超的时空错置手段,他截取了巴黎凯旋门的《马赛曲》人首雕像,将其作为市民的一员,放置在下着酸雨的街道上。这尊酸雨下的雕像更似有双关的意味,它即是古典文明的代表,隐喻了后工业时代,人文的消歇与异化。同时雕像仰视天空,充满危机感,威严雄武的面庞犹带有《马赛曲》的昂扬意味,是画面中唯一清醒的人类,画家似乎借雕像寄寓了变革的希望,十分耐人寻味,具有典型的当代思想价值。

尚可绘画的非凡创造性,不仅体现在他新颖的艺术观念上,还体现在他艺术表现方面的开拓。他的绘画中既有工稳的线条刻画,也有大面积的水墨渲染,故而不能以传统的工笔画或写意画去界定。就中国传统绘画而言,工笔亦具有“写意”的功能,此“写意”非逸笔草草、不求形似之谓,而是以工笔为手段,营造出活泼泼的艺术形象,抒写胸中意趣。尚可的绘画继承了传统工笔画的用笔技巧,也继承了传统工笔画的“写意”功能,他以严谨的工笔技法,表现出写意画的自由洒脱,且更加灵活多变,在继承传统的同时,又有所发展。尚可画中的水墨渲染,多大面积挥洒涂抹,无不自由奔放,酣畅淋漓。他吸收了传统写意画的水墨技法,但又迥异于文人画对笔墨趣味的简单追求,在尚可的绘画中,写意的目的,更多是为了营造丰富的视觉表现效果,借传统的艺术语言,开拓崭新的审美领域。在尚可的绘画中,工笔与意笔互用,笔墨互不相碍,配合得恰到好处。尚可对工笔与写意的自由运用,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语言的多样性,使绘画的表现效果极为丰富,造就了画家独有的个性化艺术魅力。

在用笔、用墨之外,尚可还拥有良好的色彩素养,他对光线与色彩的细微变化、纷繁的视觉呈现拥有一种直觉的敏感。受西方艺术观念影响,尚可的绘画摆脱了传统中国画的用色原则,更具有当代西方绘画的实验性和挑战性。在尚可的绘画中,色彩运用十分自由,表现效果丰富,色彩和水墨相互生发,相互辉映,二者的完美组合营造出斑驳陆离,迷离梦幻般的视觉效果,具有中西结合的独特魅力。

自近代以来,对中国画转型的探索从未停止,尚可以非凡的意志力和过人的胆识,洞见当下人类社会的种种危机。他广采博纳,充分汲取中西艺术传统的养分,在艺术思想和艺术表现方面均有创造性的拓展。他将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交融在一起,打破时空的界限,以亦真亦幻的艺术境界营造,表达着对当下社会的认识与思考,直指人心,具有浓厚的现代意味。尚可以中国画的表现手法,传达西方超现实主义的浪漫幻想,对中国画的转型而言,更是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。

(吕少卿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)

 
责任编辑:小书

打赏

取消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扫码支持
扫码打赏,你说多少就多少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

网友评论:

栏目分类
关于我们帮助中心隐私政策版权归属广告服务网站地图侵权投诉
Copyright © 2020 Shhc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书画艺术,书画中国 | 投稿|收藏:189-10763255
嘉合信息科技 提供技术支持 津ICP备20001948号-2  备案中 津公网安备 12011402001265号
Top